贫困生帮扶纪实

贫困生帮扶制度

学校结合开展建设和谐社会教育活动,坚持把帮助贫困学生工作,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建立起“帮困、扶志、连心、助学”为一体的帮扶贫困学生家庭的长效机制。

一、全校领导干部、教职工每人至少帮助一个贫困家庭,实行“一对一”结亲戚,以“一帮一”建立帮扶关系、结成帮扶队子,解决平时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

二、“不让一个学生应贫困而失学”这是全体领导和教师信守的贫困生救助原则。特别是在县局下达有关帮扶贫困生的系列文件之后,全体领导教师更加深了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精心研究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使此项工作真正得到了扎实有效的开展,也受到了社会特别是被资助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三、师生齐动员,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让人人献出一点爱。对于此项活动的贯彻落实,学校专门召开了全体教师会、校会、班主任会,班主任认真组织举办了主题班会。通过学习有关文件,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要求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少点吃喝穿,省下零花钱”入手,实施爱心捐助、挽留贫困学生。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六、建立贫困生档案。学校计划将每学期确定的贫困生情况登记表及时收存。建立完整规范的贫困生档案,一是确保三年之内被帮扶学生的经济支持,二是对每年一度的新生通过调查摸底重新确定入档,使整个贫困生管理工作落笔有踪、起始有序。

七、充分利用校务公开表彰优秀,激励后进。学校已经将此项活动与德育教育的开展工作密切结合、通过公开捐款情况,使广大师生真正明确此项工作持久开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了师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八、对贫困生的帮扶的形式和内容。捐款,赠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谈心交流,学习指导,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