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调研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局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为核心,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为目标,在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等方面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两年来,争取用地指标**余亩,其中民营企业供地**余亩。办理不动产登记**多宗,为企业办理融资抵押**宗,金额**亿元。现就我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建设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提前介入,主动服务
1、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我们着力拓宽视野,把全局的思维凝聚到保障全县的发展需要,服务项目建设的大局上来,把“项目用地需求不受限”作为自定的工作底线,在多次局党组会议上明确:如果因国土用地使项目受阻,从分管局长到股室成员,评先评优一票否决,绩效工资一律从重扣除这一措施。同时,我们把最精干的力量向这一线工作倾斜,凝聚全局力量集中攻坚,促使整个队伍主动团结担责,有效地推动“供地数量、用地存量”双量齐升。最近几年,每年报批用地**亩以上,动态储备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完成耕地占补平衡近6000亩,基本破解了保障发展的困局。
2、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责任追究制等便民服务制度。一方面全程跟踪服务。在项目早参与、早规划、早预审、早准备上下功夫,与项目用地单位沟通联系,全面掌握用地需求,主动安排专人对接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以及领导交办事项,进行跟踪督办。另一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服务。针对重点项目用地报批、不动产登记、企业利用物权融资担保等业务,一律走绿色通道办理,实行“一对一”服务,协助申请人准备申请材料。
二、简化流程,高效便民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建议。省厅充分考虑我县脱贫摘帽后,从工业强县巩固抚贫成果的角度增加我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
2、信息共享有壁垒。建立服务型政府,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关键是要共享相关部门的信息才能实现。如自然资源、法院、税务、工商、公安、金融机构等部门之间共享信息,可以让企业少跑路,提高行政效率。但我们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难度大,主要原因一是基础数据薄弱;二是相关法律法规对数据安全和应用都有特定的保护要求;三是各部门的系统服务器不在县级,共享信息需要上级同意,推动起来困难重重。
建议。从省级层面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部门之间的数据互联共享,真正做到为民营企业和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