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地区城市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日趋突显。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城市双修”理念,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双修;生态地区;城市设计
简单来说,“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一方面是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是用更新织补的理念,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在生态地区,应用“城市双修”理念创新城市设计的思路,有利于生态地区城市的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从“城市双修”理念与意义入手,对“城市双修”理念下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的原则与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生态地区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1“城市双修”理念与意义
城市与生态是紧密联系的,“城市双修”理念中结合了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两大要点,在城市建设中提高了生态建设的力度与重要性。通过“城市双修”,进一步落实生态理念,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保护力度,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激发城市活力,形成生态城市的标志性名片,从而突出城市发展再生力。“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更符合当前现代化社会人们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多元化需求,为人民群众打造具有生态价值与宜居属性的城市,促进城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原则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能够统筹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间关系,形成具有生态价值的城市,如何将“城市双修”理念应用到生态城市建设与设计中,需要满足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人作为城市的主体,引导城市建设、带动城市发展、构建城市活力。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愿望为目的。在生态地区城市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核心进行生态城市设计。这需要结合城市中不同阶层群众的需求,使得城市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并结合城市中居民的生活、工作、生产等各方面内容,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建设与设计。这种原则下的生态城市设计与建设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人民幸福感,更能够有效的突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根本价值。(2)因地制宜原则。生态地区城市设计应更加重视城市的生态属性,“城市双修”有效结合了生态与城市两大元素进行的理论研究,在生态地区城市设计中,需要有效的结合生态地区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城市设计与生态建设的元素,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名片。在对城市现阶段发展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情况,对城市生态规模形成综合性设计,从而引导城市开发与系统治理,提高城市活力,创新城市生态资源。(3)绿色发展原则。“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需要有效结合自然生态环境,以绿色发展为城市设计原则能够在设计中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互动,协调城市与人、自然生态间关系,为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有利于推动城市的转型发展,以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为方向发展,提高城市布局合理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苏杰.探究“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5):102-103.
[3]沈常红.“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5):40-42.
[4]倪敏东,陈哲,左卫敏.“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策略———以宁波小浃江片区为例[j].规划师,2017,33(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