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部长中心组发言:从四个方面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历史靠文化衔接,民族靠文化凝聚,发展靠文化引领,文明靠文化推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践行“两个结合”,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强大合力。
“以文铸魂”,推进理论武装。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立场观点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建立健全常态学习机制,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评选一批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班,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大学习活动,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深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资源,开展好“******”理论讲堂,探索建立研学基地、推出“******”,做强“****”社科品牌,用文化资源丰富理论学习载体。培养理论人才。实施理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开辟理论研究阐释栏目,打造**高端智库“人才方阵”,开展“课题攻关行动”,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理论人才队伍。创新理论宣传。实施“党的创新理论进万家”工程,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宣讲员梯次结构,组建涵盖专家学者、百姓名嘴、文艺人才等各类人群的宣讲队伍,打造一批理论传播融媒体产品,擦亮“**号”理论微宣讲品牌。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以文塑城”,加强形象宣传。要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中发挥**作用、**力量,就要擦亮**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非遗城”招牌,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对外宣传。充分梳理、挖掘、保护、利用好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好海外媒体来*采访活动,以三大国家级非遗文化为抓手,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讲述人”“**好故事”“**海外云”三大工程,深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进市域协同。进一步深化**全媒体合作,大力宣传**在探索协同**两地各市市县同谋同行上的创新做法,开展“建好桥头堡唱响新**”宣传行动,做好第十届中国**科技论坛、首届**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等重要活动宣传,强化“中国*****盛地”城市vi,鲜活讲好双城经济圈故事中的“**篇章”。推进媒体融合。要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内容生产,建好“**融媒号”,用好“小清新”内容载体和“短平快”传播手段,不断引流、汇聚人气。积极融入“数字中国”战略,健全完善重要媒情、网情、社情监测分析和研判处置闭环机制,以媒体融合发展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以文兴业”,繁荣文化事业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立足行业潮头、把握发展规律,在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向人民提供更多更好更健康的精神“食粮”。创作文艺精品,繁荣文化事业。大力推进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和现实题材文学精品创作工程,进一步完善规划引领、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扶持等措施。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时代精神、风光地貌、红色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时尚元素的文艺创作、文艺表演和文化交流,提供丰富的“城市文化菜单”,培养“书香”城市品性。立足非遗技艺,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新业态,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文创产品的高端研发和市场推广,聚焦“**记忆”,加强“互动”“体验”“触网”等方面探索,让非遗技术保持“年轻态”,融入“新国潮”。注重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活力。要深化成渝两地的文体合作,打造**地市双城经济圈休闲旅游目的地。发挥好传统工艺工作站、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保护特色小镇作用,打造新文旅ip,积极推进中国非遗旅游名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