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而且有条件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其中,如何在新形式下,履行好三大职能之一的民主监督职能,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既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深入研究,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要想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就要进一步认识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政协民主监督作为一种政治监督和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其性质、特点、途径、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

(一)要进一步认识民主监督内涵和性质。要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政协章程》,使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认识到,政协民主监督的实质是集公民依照

1《宪法》的监督与党派监督于一体的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监督,是一种政治监督和多党合作的互相监督。明确政协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委纪律监督、人大法律监督、行政监察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群众监督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要进一步认识民主监督的内容和形式。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基本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协民主监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即: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优势开展监督,更利于促进共产党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兴国”;政协人才荟萃,许多委员学识丰富、思想活跃、责任心强,开展民主监督,更有利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位置超越,不受个人恩怨、其它利益关系的影响,有利于民主监督更加客观,体现社会公平;委员的代表性强,开展民主监督更利于促进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些优势决定了政协民主监督具有相对的公正性、广泛的代表性和较强的科学性,从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有效的影响力。

(三)要进一步认识民主监督的意义。民主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政协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2设,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有利于党政机关实施科学、民主、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加大推进工作和改进工作的力度,有利于督促工作人员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要在民主监督的形式上开拓创新。对于调查、视察、明察暗访、民主评议等方式,提案、信息等渠道,以及委员活动4小组、特邀监督员队伍等组织形式,要深入研究,创新方式。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民主评议会等有关会议在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研究如何发挥政协专门委员会组织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基础作用;研究如何把政协民主监督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逐步建立政协民主监督与其它监督形式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形成立体监督的格局。

(二)要在民主监督的内容和对象上开拓创新。《政协章程》和中央《意见》都规定“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批评和建议进行监督”。要按照这个精神,在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的同时,重点研究如何进一步突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突出对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突出对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突出对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加大对党政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勤政廉政的监督力度。要发动广大政协委员在民主监督过程中,注意了解和反映其它渠道不易反映或反映不上来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的问题。

(三)要在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和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上开拓创新。要努力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展民主监督创造条件,保持畅通的监督渠道,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监督活动。努力扩大政协委员参与面,积极组织各界别委员通过多种载体和5形式开展民主监督。建立委员监督小组,扩大特邀监督员队伍,实现特邀监督员个体作用和整体作用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