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铁道安全现状及思考

我国的贫富差距现状及思考

学校:内蒙古大学

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年级:2011级

专业:环境工程学号:01177047科目:毛概

姓名:吴有檬

指导老师:侯馥中

摘要。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使得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发生显著的变化,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时代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代;由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了因贫富差距而引起社会动荡的国家。三十年的时间,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还引起了目前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如何客观合理看待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问题,如何缓解贫富差距扩大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字:贫富差距原因解决办法社会发展现象思考原因措施

正文

一、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表现

(一)、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2002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7.2%。在收入增长的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2009年城乡收入比为3.33:1,较2008年的3.31:1有所扩大,且已扩大到1978年以来的最大水平(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2.47:1)。

(二)、区域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992-200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最快,中部次之,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较慢,东中西部人均gdp的差距逐年拉大。1990年东中西部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621元、1,161元和1,265元,三个区域的居民收入之比为:

1.28:0.92:1,2006年东中西部居民收入之比扩大到1.54:

1.02:1,达到历史上的最高点。2008年三个地区居民收入之比出现小幅下降,为1.48:

1.02。1,但收入的绝对额仍在继续扩大。

(三)、行业间收入差距明显。总体而言,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职工收入不断增长。但分行业职工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1980年,国家统计局划分的16个大行业中,工资收入最高最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仅为1.68倍;2008年,这一比已扩大为4.77∶1,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至10倍甚至更高。

(四)、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据世界银行200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7,不仅超过了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且也超过了中国过去的历史高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显示,我国基尼系数1991年为0.282,2000年达0.417,冲破了0.4的国际警戒线,2008年高达0.496,接近0.5的高压线。

(五)、城乡消费差距持续扩大。数据显示,近三十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了33%,2008年,城乡居民私人消费水平为3.7:1。在消费总量方面,1990到2008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量增长

5.8倍,同期城镇居民的消费总量增长17倍。农村居民的消费占比巨幅下降,从1990年的49.6%下降到2008年的25.1%,城镇居民的消费占比从1990年的50.4%上升到2008年的74.9%。

(六)、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迅速扩大。从收入分组来看,城镇居民高、低收入户消费差距由3.6倍扩大到了4.1倍。从农村居民来看,高、低收入户的消费差距近年来总体略有缩小。

(七)、城乡财产差距急剧扩大。1995年,城乡之间的财产差距大概占全国总体财产差距的1.1%,到2002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到了37%,。城乡之间的人均财产额比率从1995年的1.2:1,扩大为2002年的3.6:1。

(八)、表现在房产、金融资产对总财产分布不均等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房产的高集中率对总财产不平等的贡献达到了62%。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城市。到2005年底,占全国总人口43%的城镇人口,拥有82.3%的储蓄存款,比重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2008年底,占全国总人口45.7%的城镇人口拥有80.8%的储蓄存款。金融资产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

二、中国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对于中国为何会出现贫富差距,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打

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执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产力不发达,治穷是最主要的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因此,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由于没能完全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论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并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政策。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只要效率问题解决了,公平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正是在这一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公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三)、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没有真正建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根据有关专家粗略计算,各种非法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大约使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上升31%。

(四)、税收制度的不合理。毋庸置疑,国家通过健全的税收制度,可以有效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8、周智年.简析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理论月刊.2010.02.10.

9、张丹.中国贫富差距探析.知识经济.2010.05.01.

10、邹德萍.中国贫富差距逼近社会承受“红线”.金融经济.201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