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公共医疗卫生要点
*年我省卫生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体系,有效防控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水平,强化医疗卫生监管和法制建设,争当实践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一、以*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卫生工作方向
要切实贯彻党的*大精神。各级卫生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坚持医疗卫生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提高全省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积极研究制定“健康广东2020”战略。
要充分认识卫生事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保障和增进健康纳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
要按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讲的“继续解放思想,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制约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观念和体制障碍,推动改革创新,让人民群众共享卫生改革发展成果。要通过落实现有的政府补助政策,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降低服务价格,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规划和协作,统筹城乡、区域卫生协调发展,促进群众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要把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卫生工作重要任务,充分发挥政府的动员、领导、投入、服务和监管职能,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总量,增强服务提供能力,提高卫生资源的可得性和可及性,促进人人享有。要坚持依法行政,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执法责任制,加强对卫生行政行为的监督。要以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为重点,发挥中医药作用,从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健康需要入手,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促进公平享有。
二、加强领导,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今后各级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各地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深刻领会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政策措施,做好充分准备。国家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后,要根据中央精神和本地实际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卫生事业公益性经费保障、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经验。要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服务和协调工作。
三、坚持预防为主,提升公共卫生体系内涵建设水平
要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和强化能力建设。加强预防和医疗机构间的协调和联系,提高综合防治能力。进一步做好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预防控制工作。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推进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加强慢性病防治机构建设和精神病综合防治工作。抓好地方病、寄生虫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要继续抓好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严密防控非典、人禽流感、鼠疫和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组织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开展冬春季节突发急性传染病预测分析评估,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要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把工作重点进一步放在农村,以卫生创建为载体,推动除害防病和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要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妇幼安康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完善高危孕产妇、新生儿监护管理和应急抢救、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加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的内涵建设。
四、建设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和社区卫生发展
要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落实农村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出台财政补助、人员编制等各项配套政策。加大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深化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吸引机制,严格人员和技术准入,开展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试点工作。继续做好农村卫生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和智力扶持山区计划,做好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卫生站医生补贴政策,完成“空白村”(镇卫生院所在地除外)卫生站设立。推进以乡镇、县为单位的农村初保评审认定工作。
要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把发展城市社区卫生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制订我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快网络建设,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创新,探索收支两条线管理,开展药品政府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及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制度,引导居民到社区就诊,提高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及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率。加快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以社区临床服务能力、预防保健能力为重点,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珠三角各市要加快社区卫生机制创新步伐,其余各市要加强网络建设。规范和调整公共卫生检验监测等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及标准。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推进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和卫生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形势和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树立大局意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坚持服务宗旨、端正服务态度、改善服务质量上来。坚持典型引路,大力弘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核心价值理念,积极营造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卫生系统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回头查”。建立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规范医疗服务、医疗收费和医药采购行为,抓好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源头治理工作,健全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制度,推行医用耗材全省网上采购工作,建立医疗机构采购和工程项目等公开透明、集体决策的新机制。
十一、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机关
要加快卫生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卫生改革和行政管理创新。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为契机,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目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和机制,建立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的卫生政务公开工作模式和制度体系。完善卫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积极推行“统一受理发证、一个窗口对外”的一站式运行办事机制。加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直属单位网站建设。完善卫生新闻发布制度,畅通社会公众获取卫生信息渠道。推行办公自动化,进一步精简会议和公文,抓好职能和办事方式转变的督促落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加强卫生信访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业务知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提高行政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