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经验交流与主要做法

沟通——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

宣传党委计生委党支部丁群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勇于面对现实,创新群众工作思路,学习和掌握群众工作的科学方法和工具,培养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水平和能力素养,提高处理党群、干群关系的科学性、实效性和艺术性。

在群众工作中,快速有效地沟通显然尤

为重要。许多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甚至恶性事件往往都是干部群众沟通不畅、情绪实控引起的。因此,正确、有效地运用沟通工具成为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

一、决定沟通效率的五种形式

要正确、有效运用沟通工具,就必须对沟通工具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和了解。沟通的工具主要有五种,包括语言、文字、图像、曲线、数字。通常,每一个沟通工具在单独使用时都有利有弊,要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这五种沟通工具,注意引导沟通朝正向情绪方向运行,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

五种沟通形式的应用概率、理解效率和沟通效果差异明显:

语言。通常人们都以语言沟通为主,因为这种方式最为方便,但语言沟通的失效期最快且不可重复,受观念和情绪的影响产生理解误差最大,有时往往具有不可调和性,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同样一件事及同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下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表达,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异,而不同的受众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文字。文字沟通往往较为逻辑理性,在理解的准确性和确定性上比语言沟通更好,文字沟通的失效期最长,受观念和情绪的影响小,可重复性强,更有说服力;但文字沟通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其观点一经流露,就没有再调整的机会,往往容易使表达显得僵化而无弹性,刺激性的文字表达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加剧分歧而无回旋之地。

图像。图像沟通的理解效率与沟通效果在一定范围内会比语言和文字都好,因为人对它的感受最直接、简单易懂。但作为独立工具使用时往往显得比较单薄,如果没有语言及文字的配合,对受众来说,似乎有多重意义,多个答案,因此在理解的准确性和确定性上需要文字和语言的配合。

曲线。曲线往往可以展示和表达人、事、物的发展规律及相互关系,是一种高级的沟通方式。由于曲线沟通的科学性、精确性和权威性,容易使沟通双方快速达成相对统一的认识,其沟通效率高应用概率低。

数字。数字沟通最为精确并权威,沟通效率最高沟通效果最好,存在的理解偏差最低,许多工作被量化后都能精准地反映出最本质的东西,如果说曲线是规律,那么数字则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

干部要提升群众工作的沟通艺术,必须遵守“不争对错只找问题,行为要为目的服务”的原则,尊重群众的实际感受和理解偏差,注意群众的情绪发展,及时调整沟通方式: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沟通原理1——发报机模式。有时差、非语言、异空间。

要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仅仅认识沟通工具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使用这些沟通工具的原理和方法。在使用沟通工具中有一条最基本的沟通原理是“时间滞后原理”,或者形象表达为下图的“冲锋枪和发报机”原理。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双方彼此各自意见的表达,相互了解对方的观点、兴趣和需求,通过交流意见达成共识,通过交换满足需求平衡交流过程。但在交流与交换的过程中,如采用“冲锋枪式”的沟通方式,沟通双方往往因“同时发射”意见而造成沟通情绪化的误解与冲突,常常发生“说东道西,南辕北辙”的沟通效果,结果是双方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而大吵大闹或谁也不理谁,这是沟通中的大忌。而要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最理想的沟通模式是采用“发报机时差原理”,这一原理的特点有二:一是时差概念,二是非语言方法。面对面沟通中你提问,我倾听,双方的意见表达因时差而倾听充分,因倾听感到被尊重,双方在彼此尊重的气氛中表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