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资金安全交流材料

财政内部审计是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长效机制为主线,规范财政部门理财行为,做好财政部门内部各职能科室和基层财政所的监督检查,树立财政部门搞好服务、无私奉献的良好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我们公主岭市财政监督检查局开展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做法向大家介绍一下,以此共同探讨开展财政内部监督检查的新途径、新办法。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财政内部监督检查的关键

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是对财政管理权利的监督与制约,涉及的往往是科室、基层财政所和个人的利益,监督检查工作过于严肃认真,被检查科室、基层财政所的人员有时不能理解,认为是故意刁难、整人;如果流于形式,走过场,财政资金的绩效安全就不能得到保障,就失去了内部监督的作用。因此,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是财政监督工作中最难干,也是最不好干的工作,非常容易得罪人,财政监督检查人员一般都不愿干,有的检查人员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从思想上产生了搞不搞财政内部监督检查无所谓,检查也是搞形式。因而,要做好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必须取得领导重视、支持。对此,我们在工作中得到了局党组和领导的重视,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亲自过问、听取检查审计情况的报告,给监督局撑腰,在全系统的大、小会上多次强调讲解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广大职工干部认识到:财政内部监督是一种规范行为,而不是惩罚和对干部不信任;也是一种自纠机制,在源头上保证财政资金绩效安全,避免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同时,更是一种规范财政管理、预防腐败、保护干部的措施。通过讲解提高了全系统广大职工干部对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打消了检查人员的顾虑和畏难情绪,给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近几年来,我们监督检查局对局机关各科室及基层财政所内部监督检查达到100%,做到每年一次。通过内部监督检查,给予行政撤职处分1人,开除公职1人,有力提高财政内部检查的威慑力。现在全系统广大职工干部非常理解、配合,支持内部审计工作,对监督机构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予以采纳,认真整改,保障了财政资金的绩效安全。

二、以人为本,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财政内部监督检查的基础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组织保障,是提高财政监督效率的根本途径。首先,要把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同时还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同志安排到监督局;其次,加强监督检查人员政策法规的学习。财政监督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不懂政策就不能发挥监督职能,因此,对国家有关新的政策、法规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对在监督检查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起研究,一起分析,使每个监督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得到提高;再次,加强财政监督检查业务知识的学习。由于知识在不断地更新,财政监督业务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就不能适应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需要,因此,要求我们财政监督检查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全面提高监督检查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需要。几年来,我局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不论在本市开展的各项资金检查中还是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专项检查,基本都能胜任,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交给的任务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受到表彰和奖励。

三、加强内部监督检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在对内部科室监督检查制定以下措施:

1、明确内部监督检查以财政监督检查局为主体,为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组织和力量基础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局机关管理制度,为内部监督检查提供制度保障。对财务管理、经费支出、廉政建设、资金拨付和预算安排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使干部职工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明确“每年一审”的范围和重点内容,使内部监督检查有的放矢。按照《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的精神,每年都组织人员对开设有银行账户和有资金拨付业务的科室进行内部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各科室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资金拨付程序、预算指标控制、印章管理等,详细了解各科室的资金拨付、预算执行、会计基础工作和印章管理情况。

4、针对检查结果强化整改纠正工作,实现了内部监督检查促进工作的目标。每年一度的监督检查一结束,检查组及时向局党组汇报检查结果。局党组召开专门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同时,要求检查组以建立稳定长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为突破口,逐步建立相对独立和高效的内控监督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水平;要求财政监督检查干部要以更高的热情和干劲,抓好财政内部监督工作,确保财政干部廉洁从政,提高为民理财水平,推动全市财政事业发展。

(二)在对内部科室资金管理方面监督检查采取以下手段:

在社保专项资金管理上。将低保资金、农村改水、新型合作医疗等资金全部纳入专户。农村低保全面推行“财政统筹、社会化发放”;新型合作医疗实行“全市统筹、专户储存、统一结报”;规范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的基础工作,合理筹集,专款专用。

在土地出让金管理上。开设“土地出让金财政专户”,收支账务直接由财政部门记载,加强动态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杜绝各种减缓免借行为,保证了土地出让金及时足额入库。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从项目报批、实施进度、成本支出范围、资金拨付到决算审查实现专项资金的全程监管,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上。对资金拨付、成本控制、工程招标、决算审查、项目公示等进行规范管理。紧扣招投标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推行“两统一、三同步”管理,即所有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统一进行招标、统一投标办法,财政、监察、交通三部门共同参与工程招标监理。同时,公路单位成本的控制标准,规范工程单位造价的上限,有效防止了串标抬标现象,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严格控制资金流向,建设资金实现“两个直达”:交通局实施的工程和国债项目资金直达施工单位;其它通村公路补助资金直达财政所。

在支农资金管理上。全面推行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中介审计制和卫星定点定位制,杜绝工程建设中擅自移位、以旧顶新等弄虚作假行为;规范支农资金市级报账程序和手续,项目资金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和专款专用;改革资金拨款方式,将报账资金直拨到项目施工单位,畅通了支农资金运行的绿色通道。

在政法专项支出管理上。把政法补助专款、部门预算中的专项经费作为行政政法支出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坚决摒弃“以拨代支”和“以拨代管”。加大专项资金拨付前的审核力度,对每项拨款都要求细化支出内容,严格剔除超范围、超标准开支项目,建立项目实施台账,定期不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促进支出效益的最大化。

在政府采购管理上。推进政府采购管理机制与操作机构的“政事分离”。管理机构、采购人和集中采购机构三者间的工作职责日趋合理,大力推行协议供货,扩大定点采购项目范围,增强了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初步形成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采购管理体系。

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上。完善收支两条线和财政集中收付制度。实现财政性资金收入一个“进口”、支出一个“漏斗”。首先突出票据的“源头控管”作用。把好票据购领关,在保证单位正常用票的情况下,严格控制票据的发放量,把好票据缴验关,票据缴验推行详查法,逐本逐份核查;把好票据检查关,在提高定期检查频率的基础上突击抽查,做到以查促管。其次,规范财政支出行为,明确公务接待标准和会议费、接待费的开支限额及渠道,降低了机关运行成本。加大支出审核,推行否决事项报告备案制度,有效降低了集中支付单位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杜绝滥支滥用的行为。

(三)在对基层财政所内部检查采取以下措施: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各检查组对检查出的违纪问题,形成工作底稿、检查报告

并提出处理意见,由主管领导和监督局领导组成的审理小组对检查组提交的检查工作底稿和检查报告进行审理,结合各检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依据有关法规,作出统一的处理决定。

以上是我们公主岭市财政监督检查局在近几年财政内部监督工作中的几点做法,我们今后不断提高监督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促进财政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为规范财政管理,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