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殡葬改革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护民利、惠民生,下好供给“先手棋”。一是补齐殡葬设施短板。加大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反复征求意见、实地踏勘、科学选址,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区级殡仪服务站。投入6000余万元,完成**陵园提升改造和**镇龙潭陵园(一期)易地新建工程,新增骨灰安放穴位3万多个,有效满足群众殡葬服务需求。二是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引入专业殡葬服务企业参与区级殡仪服务站运营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殡葬服务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为群众提供网上祭扫、预约祭扫等形式多样的祭扫服务。三是加强殡葬管理。大力开展殡葬领域集中整治行动,有效遏制散埋乱葬行为。设立举报监督电话,建立有奖举报机制,加大对非法买卖墓地、转让林地耕地建造坟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针对**镇村级公益性骨灰堂环境差、空间小等问题,完成10个村级骨灰堂、1400余个骨灰盒搬迁工作,并平迁老坟头2200余个。
破旧习、立新规,画好文明“同心圆”。一是转思想、改观念。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宣传车进村(社区)巡回宣传、发放《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弘扬厚养薄葬和绿色文明殡葬理念。二是强规范、重引导。加强殡葬服务价格管理,民政、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充分发挥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作用,进一步规范殡葬服务收费,坚决查处殡葬服务机构巧立名目收费、超标准收费、强制捆绑消费、趁机变相涨价等行为,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在春节、清明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工作人员在公益性公墓(集中安葬点)值守,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三是塑乡风、树新风。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殡葬文化与优良家教家风相融相促,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将丧事简办纳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清单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成立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