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回顾半年的工作,我们在处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对照全年的目标任务,发扬“在精神状态上争先、在发展目标上率先、在工作举措上领先”的“三先”精神,自我加压、抢抓机遇、再鼓干劲、再添措施,为推进玉泉跨越式发展作了一定努力,较好的完成和正在完成工作任务,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社会保障

全面开展城乡低保核查。今年按当阳市积极争创社会救助管理示范县市的要求,全处各村(社区)按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工作会议精神,4月至5月对对辖区内的现有低保户和新申请的对象进行了入户核查,在入户的同时填写了入户核查表;在此基础上,各村(社区)分别召开了评议会议,并对评议结果进行了张榜公示。办事处民政办组织专班人员对城乡低保核查对象进行审核,审核情况汇总后上报市民政局。经全面核查全处新增农村低保户153户,241人;调增12户13人;条件好转取消91户156人;调减37户46人.核查后全处共有农村低保户765户,1386人,月发低保金111630元。新增上报城市低保户12户。

二、社会救助

1、做好春节前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一是代表当阳市接受省民政厅领导到我处调研,省厅领导到福利院慰问了五保供养对象,送去1万元慰问金;走访慰问了部分民政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城乡孤儿等,并为每户走访慰问对象送去500元慰问金,共10户5000元钱二是为650户困难群众发放冬荒款26万元三是走访慰问大病医疗对象50户共2.5万元四是发放临时救助金23户1万元五是各村分别到福利院慰问了各村的五保供养对象,凯旋陶瓷连续三年到我处福利院慰问,今年又为老人送去了1万元的慰问金

2、落实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经摸底登记审核通过今年可享受津贴的对象共885人,其中第一季度享受津贴的老年人共755人,通过社会化发放补助金,一季度发津贴110950元.

三、防灾减灾

开展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

1、娘娘庙社区被市民政局纳入”创建省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的单位之一,按创建的有关要求,基础工作已基本就绪,4月已接受了宜昌市民政局的初步验收。5月10日,我们在娘娘庙社区开展集中培训宣传活动,特邀请市消防、科技、气象等七个部门的专家向社区居民宣讲火灾、地震、气象灾害的基本特征、避险知识和自救措施,同时还组织80多名社区居民进行“体验式、参与式”的火灾逃生自救演练,和在玉泉中学开展防震逃生演练,参加人员达1200余人。现场共发放《公民消防必读》、防震、防气象灾害等科普宣传资料4000多份。

2、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全处各村社区认真学习《当阳市防灾减灾委员会开展第五个国家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召开防灾减灾工作会议,制定详细方案,明确主要责任人;并结合实际,对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进行安排,全处共挂悬挂横幅3条,书写标语129条,办宣传专栏16期,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二是深入社区调查排查灾害风险隐患。娘娘庙按网格划分,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深入辖区认真开展灾害风险隐患自查工作,重点排查社区民房、学校、企业和各类公共场所,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告知居民处理方法,共填写灾害风险隐患调查表100份;三是精心组织安排开展逃生自救演练。

5.10娘娘庙社区聘请了市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在社区开展了灾害知识防御讲座和防火逃生演练以及防灾减灾知识咨询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3、密切关注灾情,及时报灾核灾救灾。5月14日下午5时许和5月25日7时许,玉泉办事处先后两次遭受大暴雨袭击,造成部分村民房屋、基础设施和农作物受损,没有人员伤亡情况出现。灾害涉及办事处11个村(社区),暴风雨过后,玉泉办事处机关干部和各村“两委”班子成员迅速深入村庄一线,调查了解情况,开展抗灾自救和灾害核查工作,努力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发放荒款164户70000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七、残疾人事业

一是认真做好残疾人技术培训,处残联于3月6日在官道河村委会举办全处残疾人农业技术培训班。聘请了市农业技术专家上了一堂专业技术课,参会人员达250人之多,并为每个参会对象免费发放价值90元的种子。二是按市残联通知精神,免费为残疾对象办理”楚天温馨卡”,共有588人办了卡三是对初升高的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长进行摸底上报,共有9名对象可享受有关残疾人政策补助四是4月22日在娘娘庙社区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筛查,参加筛查的对象共165人,实际符合做手续16人。对全处16名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开展全国第23次助残日活动。办事处成立了残疾人就业指导站,并下发了泉办发(**)1号文件,进一步完善民基层残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了残疾人就业指导作用。对全处24名残疾对象免费发辅助器具。

八、移民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