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厅调研民政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调研组各位领导,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市民政局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踔厉奋发、实干争先,全市民政工作呈现向上向好的强劲发展态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征程中积极贡献力量。根据调研座谈要求,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深化婚丧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全市民政系统纵深推进婚丧习俗改革,开展“树新风兴万家”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一是建立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婚丧习俗改革领导小组,各县(区)均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召开推进会,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狠抓关键落实。聚焦党员干部重点群体,严格执行婚丧事宜“十项规定”,实现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全部登记备案。定期评估各县(区)党员干部婚丧事宜报告、办理情况,建立完善党员干部遵守移风易俗档案信息库,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文明村镇创建等标准。三是创新实践模式。建立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志愿服务队,登记志愿者2000余名。对喜事新办简办的典型,党政领导干部通过致贺信等形式予以庆贺、鼓励;对采用节地生态安葬或丧事简办的典型,通过亲往吊唁等方式表示悼念。同时,充分发挥乡贤示范作用,引领全民参与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2023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志愿服务3000余次,群众办理红白事负担切实减轻,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汇聚力量共筑“大爱之城”。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兜底保障的有益补充和第三次分配的关键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市民政局坚持系统谋划,壮大慈善主体力量,大力宣传慈善文化,齐心协力共筑“大爱之城”。积极探索“慈善+”新形式,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开展“慈心一日捐”主题党日活动,号召各级各部门以模范机关建设为载体,示范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奉献爱心。成立市慈善书画院,积极发挥书画艺术专业优势,策划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活动,不断提升慈善影响力。广泛凝聚各方合力,创新形式,广泛宣传,动员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并举办“**慈善大使”等系列推选活动,并在全省率先建设市级慈善文化主题公园。2023年,全市慈善组织共募集善款6132.6万元,同比增长11.8%,支出5146.4万元,同比增长15.2%,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氛围愈发浓厚,“人人慈善”成为社会新风尚。

发言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