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创新做好服务文章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做好工会维护工作
西双版纳农垦分局田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个目标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广大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因此,认真做好工会的维护工作,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工会维权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关系。
党的中心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由此可见,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为了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而奋斗,毫无疑问的包括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职工合法权益与全国人民总体利益是局部与全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没有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职工的合法权益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是由包括职工合法权益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具体利益组成的,离开对职工合法权益及各方面具体利益的维护,也就谈不上对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维护。所以,工会组织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时,决不能忽视或背离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只有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建设和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将工会的维权工作作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才能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所以,工会的维权工作必须自觉地服从于党的中心任务,并为之服务。
二、当前职工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方面。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旧体制下所形成的利益格局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已形成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新的利益格局,同时职工内部也存在着各种不同利益关系。《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从法的角度肯定维护职能是工会的基本职能,是其他各项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由于我们一些企业领导、工会组织的法律意识不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意识不强,
不能深刻认识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和深远的意义,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某些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
1、劳动权益。由于深入宣传、贯彻《劳动法》的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者对《劳动法》的认识不深刻,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如:任意延长工作时间、增加职工劳动强度、降低安全生产系数、签定不公平的劳动合同、随意中止劳动合同,等等。这些做法,损害了职工的经济利益,给职工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削弱了职工的劳动权利。缺乏广泛的宣传、学习,职工不知法、不懂法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对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不能拿起法律武器进行保护。
2、民主政治权益。根据《工会法》、《劳动法》、《企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职工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具体地指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一些企业的民主政治建设步履缓慢,民主管理机制尚不健全,职工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代会制度不完善,如:职工代表不经培训,会议不能定期召开,会议议程不规范,等等。二是厂(场)务、队务公开制度没有形成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缺乏公开的真实性、及时性、实效性,公开工作如同虚设。
3、精神文化权益。职工的合法权益还包括精神文化权益,即职工在文化生活上的需求,企业有义务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的文体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组织在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将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认为是企业的额外负担,对职工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不能正常地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得不到丰富。
三、工会维权的主要内容。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基点,也是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本途径。”因此,作为工会组织,维权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维护广大职工合法的劳动、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1、劳动权益。劳动权益是职工群众应享受的最基本的权益,是职工群众获得生存权利的必要条件。
职工的劳动权益,包括职工应具有的合理合法的工作岗位,与企业签订平等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享有规范性的安全设施,等等。劳动权益是职工获得民主权利、保障其当家作主地位的前提。因而,各级工会组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努力改善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工作作风。要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会不会维护,这是维护的方法问题;二是敢不敢维护,这是工会干部对维护的态度问题。因此,无论作为工会组织还是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不断改善工作作风,注重工作方法,将维护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深入调查,全面了解职工的意愿和呼声。必须时刻深入到职工群众当中,特别是基层工会干部必须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及时、全面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做好职工的解释、疏导工作。不能当场解决的重大问题,形成完整的、真实的、全面的调查报告,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领导,并加以督促落实。二是要主动参与。从源头上参与、从政策上参与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对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必须从源头上进行参与,从制订政策时参与,做到凡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都让职工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决策权,都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充分体现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三是要实行职工代表视察制。对一些全局性的、职工反映特别强烈的问题,要组织职工代表进行专题视察,形成视察报告,然后利用民主协商、民主咨询、民主质询等形式,与行政有关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或形成职工代表提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解答。
工会工作历来都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这是中国工会的一贯传统。工会要切实履行维权的基本职责,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更好地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党交给工会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因此,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实际上是把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保护好,调动好,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完成党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只有这样,工会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大局,工会组织的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此文获2003年度云南省工运理论研究论文三等奖,收录于《云南省工运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