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实现城市上水平出品味(人民建议征集办)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城市上水平出品味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做大城市、提高城镇化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向量。要做大城市、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以建设宜居宜看宜商城市为龙头,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逐步建立起能最大限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布局合理、等级协调、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并努力使这一体系成为区域经济带动中心。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坚持规划先行,以科学规划明确城镇发展定位。城镇的定位是城镇化发展的首要前提,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未来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和成败。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要严格依照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统筹推进道路、供排水、园林绿地等城镇基础设施和工业、商业、住宅及学校、医院、文化等公益性设施建设,使地面建筑与地下设施、平面布局与立体景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统一,做到分区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完善。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与项目建设相结合,以发展项目带动城镇化。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机遇,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问题。应牢固树立项目发展观,按

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基本方针,动员各方面争取项目、整合项目、大抓项目,以项目建设推进城镇建设。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注重科学管理,以增强服务功能支撑城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城镇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如果一个城市规划、建设都不错,但管理水平不高,交通混乱,治安不好,到处脏乱差,这个城市就没有吸引力。因此,推进城镇化要高度重视科学管理,从根本上克服城镇化发展中“重建轻管”的问题,坚持把城镇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要依法建立一整套系统、规范而又便于操作的城镇管理制度,促进城镇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要加强对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规范城镇居民的行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要加强媒体宣传、违章处罚力度,逐步营造人人参与的城市管理氛围。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三产业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使农民离开土地后有真正的谋生致富之路。城镇建设本身带来的就是建材、建筑、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城镇发展起来以后,相应带来的就是就业岗位的大量增加,为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可能。可以利用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之机,通过建立各类综合或专业市场等措施来增加就业岗位,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集中,形成新的消费群体,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各种限制,实行农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转非”,加速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还要增加文化内涵,以文化的高品位塑造城镇新形象。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的特点,突出城镇建设的特色,把文化建设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引导居民行为文明化、居住环境优美化,全面

提高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以先进的文化建设引领城镇建设出形象、出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