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督查工作汇报

甜水镇2011年工作汇报

中共甜水镇委员会甜水镇人民政府

(2012年2月)

甜水镇共辖10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现有农户2512户,农业人口12295人,城镇居民8300人。位于甘宁两省(区)交界处,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素有“沙洲码头”之称,是庆阳市的“北大门”,总面积约526平方公里,土地瘠薄,盐碱大,干旱少雨多扬沙,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到2011年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6万元,财政收入达到55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310元,粮食总产量达到672万公斤。

2011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镇发展为总揽,突出项目建设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统筹兼顾,狠抓落实。一年来,班子成员同心同德,团结共进,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平稳提升、好中求快、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现就我镇2011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化产业结构调优,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大力推广地膜种粮工程。我们按照“地膜种植稳粮,特色产业创收”的思路,坚持把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安民稳粮的

基本措施。去年,县上下达我镇秋季覆膜任务1万亩,为确保秋覆膜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精心研究部署,强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采取“包农户、包地块、包任务”的办法,抢墒抢时,店面结合,广泛动员,超额完成秋季覆膜面积1.3万亩,其中在甜水街、大良洼、张铁建成千亩示范点3个,落实示范面积4500亩。二是突出草畜产业开发的重要作用。我镇在巩固原有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新种紫花苜蓿1.2万亩,使全镇紫花苜蓿存活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在甜水街、张铁、大良洼、七里墩四村建成千亩种植示范带一处。全年调引优良绒山羊、小尾寒羊1500只,全镇羊存栏达到2.3万只,基本实现了舍饲圈养。三是发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综合开发。我们按照“把优势做强,把产业做精”的思路,引导壮大洋芋、荞麦、葵花等特色产业。洋芋产业开发方面,我们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洋芋协会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推广补贴项目、调引优质种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全面提升洋芋产业发展水平,全镇洋芋种植面积达3.6万亩,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26亿斤。特色小杂粮产业方面,全镇种植荞麦、豌豆等小杂粮3.2万亩,确保我镇农业生产“大旱之年不减产,以秋补夏保增收”。

二、加快项目工程建设,促进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切实提高了党员队伍创先争优水平和工作能力。我们以学习、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为准线,从改进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入手,进一步增强廉洁从政意识,规范廉洁从政行为,使全镇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一年来,全镇共组织集体学习36次,人均记写学习笔记2万字,撰写心得体会2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我们把当前各项重点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充分结合起来,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三承诺三评议三公开”的工作做法,积极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努力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201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班子成员的精诚合作下,全镇干部群众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发展的形势和群众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解放还不够,尤其在一些重大瓶颈问题上,研究不深、思想不活、思路不宽、点子不多。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基础弱小、发展后劲不足、财政困难等问题十分突出三是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宗旨意识不强,等、靠、懒思想依然存在,抓工作力度不够,工作进展不理想。今年将是我镇实现提速发展的关键年,我们继续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着重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甜水工业集中区建设,以全新的工作姿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7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甜水经济社会事业提速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