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税源建设,扩大税收总量
加强税源建设,扩大税收总量
20xx年,江苏税收在全省经济发展出现重大转机的太背景下,开创了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收入增长最快、增幅最高、增收最多的新记录全省完成税收收^80377亿元(税收总额按全国统一口径,不古海关代征收入),此上年增长28。7%,税收总量仅攻于广东、上海,跃居全国第三。特别是“两税”(增值税、消费税)收人选480.77亿元,此上年增收9215亿元,增长2371%,超过上海,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
江苏税收与江苏经济发展是吻合的、相适应的。但与广东、上海、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兄弟省市相比,江苏税收发展既有优势,也有差距。税收来源于经济,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础要在新世纪巩固和发展江苏经济太省和税收大省的优势地位,还需作出更太的努力。要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扩大经济规模,奠定提高税收总量水平的经济基础。去年我省gdp增长速度高于广东、上海、浙江、山东,总量规模达8584亿元,居全国第二。江苏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总量规模的扩大,缩小了江苏与广东、上海的差距,拉大了江苏与浙江、山东的距离。去年江苏税收总量增幅分别比广东、上海、山东高3。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由此可见,我省国有经济效益还未根本好转.加之非公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固而导致我省所得税比重茕低。因此,要改善税收收.八结构.提高企业所得税的贡献率.必须加快企业发展,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效益。调整和完善企业所有稍结构,积极创造各种所有稍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进一步放开摘活国有中小企业.积极探索公有制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为改变江苏企业所得税规模jbtt~重低创造微观经济基础。我省税收收入的产业结构来看,20xx年,我省来自二产的增值税、消费税(简称“两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高达59.8%,分别比广东、上海、山东、浙江高14、109、5.3、3个百分点,而来自三产的营业税占税收总量的比重只有13.4%,分别比广东、上海、浙江低9、5.2、14个百分点。而这一税收结构与我省产业结构是基本相适应的,去年我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1.7%,高于广东、上海、浙江、山东,同样三产占gdp的比重删低于广东、上海、浙江。因此,要优化江苏经薪税糠结构,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以实施城市化战略为龙头,实现城乡结构、地区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井进。我省苏南与苏北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结构不台理,特别是苏北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实现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要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精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企业重组和资产优化配置,提升“两税”的经}齐税褥质量。还要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人,鼓励民间投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交通、通信建设,大力发展住宅建筑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城市消费领域,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提高其加强税源建设,扩大税收总量第2页
税收比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放型经济快速增长。20xx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56.4亿美元,“九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48亿美元,许多跨国公司已在江苏落户生根。20xx年,全省国税系统组织的涉外税收达186.09亿元,比上年增长4l55%,出口退税l13.8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全省涉外企业所得税增幅达85.5%,高居全国榜首,比广东、上海、浙江、山东分别高24.2、71l、24.7、1.1个百分点,但涉外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量的比重仍比广东、上海分别低3.1、0.8个百分点。要继续保持江苏涉外税收发展的优势地位,应以人世”为动力,继续支持实施大经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和市场结构.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继续积极有效地j}l【用外资,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如强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积极支持有竞争力的多种所有制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境外投资和加工贸易;加快外经贸体制和政策法规的调整,推进开发区体制创新和功能建设,促进全省开放型经济的更快发展。20xx年,我省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90%以上,其中,全省财政收入865亿元中,国税系统组织的收人为513亿元,占59.3%:但是,我省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并不高,去年税收占cdp的比重仅为10.7%,不仅低于广东、上海、浙江,而且低于全国14,2%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上海税收占gdp的比重已高达325%,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在谋求经济增长质量,甩干经济增长水分的同时,还要继续贯彻“加强征曾、惩治腐败、清缴欠税、堵塞漏洞”的方针,推进依法征税。继续深化税收征菅改革,健全完善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税收征昔监控信息体系;提高税务干部素质,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强化税收执法责任,建立和形成独立的、不受干扰的税收执法体系;加强税务机关与工商、交通、海关、金融、司法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严格税繇监控和税款征收,确保国家税收法律得到贯彻执行;强化税收征昔质量的检查考核,推进依法征税,应收尽收,确保国家税收及时足颧征收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