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 践行高效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努力践行精细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云和县xx中学

云和县xx中学位于云和县崇头镇,距县城12公里,为我县唯一一所农村初中。90年代的xx中学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前列,年轻教师成长快,被誉为云和教育系统的黄埔军校,当时很多县城学生要求转入xx中学就读,班级数曾达到20个。2001年开始,我县开始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农村人口向县城集聚,致使我校生源严重流失,特别是优质生源流失。同时,由于学生数减少导致优质师资的外流,师资和管理薄弱加剧了教学质量的滑坡,班级数也一度减少至10个。针对学校现状,2011学年我校围绕精细化管理理念,提出“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合作要质量”的工作思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摸索与改革,通过一年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今年中考我校教学成绩取得明显进步,在云和县公立学校中位居前列,平均分也在全市乡镇学校中进步了11名。

一、精细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许多高质量学校的经验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他们最成功也是最朴实的做法就是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我们要把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主要是要抓好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向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要效率。

1.突出完备,抓好教学制度管理

为了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有章可循,使得教学工作有的放矢,我校制定和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专任教师工作考核评估方案》等一系列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对教学的备、教、辅、改、评、研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教师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2.突出落实,抓好教学监控管理

学校建立了定期与不定期的常规检查和巡课、听课、评课制度,把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作为平时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每天两位行政值日的领导和教务处人员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巡查,做好《教师常规工作检查记录本》的记录,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同时,学校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小组成员不定时进行推门听课,听课后检查备课本和作业批改情况,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评分依据。每

学期期中、期末,学校集中组织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和考核,结果并向全校教师通报,作为教师学期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深化课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着力点

课堂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生源的严重流失,平均每个班级学生数仅为33人左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根据学校实际2011学年我校开始实施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全面构建新型班级管理体制,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的做法为:

(一)分层建组

1.实行动态分层,把学生分为a、b、c三层

2.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校际交流。根据个人申请,我校每年安排一部分县城初中骨干教师到学校进行支教,将他们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借鉴到我们学校,也对相关学科教师起到引领作用;同时,我校还委派一部分教师到县城学校进行顶岗锻炼,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3.青蓝工程。我校将学校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做好新老教师传、帮、带工作,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让年轻教师尽快实现“三个转化”:从学生型到教师角色型,从模仿教学型到自主创新型,从偏于“双基”型到注重能力型。

4.校本教研。我校通过议教、磨课、竞赛等多种形式,破解学校教学中的问题,改进学校的教学方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据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