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教工作汇报文字材料

为永宁的发展努力奋斗

——永宁镇中心小学远教工作汇报材料

(2007年11月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我校2005年确定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校远程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我校远程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永宁小学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320国道线之间(镇胜高速公路横穿),清朝年间为永宁州府,后亦建省立关岭师范学校,1943年为师范附属小学。全校占地面积1089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73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510平方米。现有教室20间、办公室6间、配备有专用的仪器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远程教育室、微机教室、会议室等。

全校共18个教学班(含幼儿班3个),在校学生930人(含幼儿园170人);有教职工35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19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2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领导,为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提供保证1

我校在实施远程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远程教育维护管理人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另外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履行了学校负责人和村委负责人交叉任职制度,加大“村校结合”的力度,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远教工作一层抓一层,层层有人抓。

(二)、建立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确保远程教育工程落到实处

在远程教育建设管理方面,着重加强了档案资料建设与完善,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了远程教育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规范并认真执行,按时完成常规管理及远教资源数据的上报填写工作,认真细致地做好卫星节目的接收、资源的下载、整理存盘、刻录播放工作;认真填写设备管理室各种登记表册,根据教学需要,按年级、科目分类归档,建立教学资源资料库;认真收集“远教”图片资科,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帮助村支两委认真做好培训记载及音像资料刻录工作。为抓好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把实施远程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计划,建立了教师应用激励机制,将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设备开展教育教学的水平和业绩纳入评职、评优、年终考核内容,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运用资源的积极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

(三)、强化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利用远教资源的能力为了让教师尽快掌握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方法,不断将现代

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做到学用结合,我校一是2005年暑假,安排远教专职管理教师参加了县级、市级培训,使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得到了技术保证;二是建立了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三是制定了全体教师学习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和资源应用的校本培训计划;四是每学期安排计算机教师对我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具体内容主要是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远教资源的应用、word中文编排技术、幻灯片制作与使用技术、电子表格运用等等。这些培训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为教学服务

我校鼓励教师将学生带入卫星收视教室和光盘播放教室,充分利用下载的卫星资源,搞好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受益。远程教育工作开展至今,不但每个学科、每位教师能利用远程教育设备为学生上课,而且还出现了教师争、抢利用卫星资源的现象。这充分体现出远程教育已深受学生的欢迎,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经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正式将班级引入到两个模式之中。我们规定每个班级有固定的时间使用远程教育室,教导处制定了远程教育周课表。这样做,每个学科、每个教师均能平等地使用ip资源和设备,学生的受益也是均等的。同时我们的教育教研工作也大量应用ip资源,学校规定教师凡是上公开课、优质课均要利用ip资源,这也大力推动了远教设备与ip资源的利用,2006年度由我校选送的2节“模式二”和1节“模式一”参加安顺市的优质课评选分别荣获二

等奖和三等奖。

(五)、依托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远程教育资源内容涉及各个学科,包括优秀课例、名师点评视频、动画、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媒体资料、习题精选等内容,为了使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正确和灵活运用这些资源上课,学校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一是我校在培训的同时,多方面创造条件,鼓励所有教师大胆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授课

二是学校要求远程教育项目管理员将收到的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后,放在学校电脑上,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教育资源

三是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建成了宽带网,为教师提供了在网上与外面世界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如今,学电脑、用电脑已在我校蔚然成风,电脑已成为全体教师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师们已彻底摆脱了过去“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以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实惠,提高了效率,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同和好评。

(六)、为党员干部教育和农民致富做好服务

我校教师主动联系街道和村支两委,了解他们需要的资源,并争取满足他们。从工程开始至今,我校为街道和村多次将下载的资源经筛选后,刻录成数据光盘和视频光盘,采取学校召开家长会和学生到远教室借光盘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

习。农民看后都说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种养殖技术,受益颇深。接受培训的农村党员干部掌握了一至二门农民实用技术,特别是猪、鸡饲养、疾病预防、干饲料搭配、玉米、秋萝卜、庄稼病虫害防治、大白菜农作物栽培技术。实践中白菜长势良好,西红柿大面积的种植,养殖业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增长。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1)由于“两基”“普实”投入经费大,学校用电、上网设备设施运行和维修资金短缺,影响了远程教育健康发展。

(2)教师在使用远教设备的熟练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继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在培训的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

(4)通过开展优质课、观摩课等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资源应用成效和教学研究水平,逐步建立符合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和运用模式。同时拓宽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空间,扎实做好当地党员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社会效益。

(5)加强管理,进一步健全远程教育考核办法,推进我校远程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办学理念和办学效益。

狠抓远教工作,提高办学效益

为永宁的发展努力奋斗

——永宁镇中心小学远教工作汇报材料

永宁镇中心小学

二○○七年十一月八日

第二篇:远教工作汇报远教工作汇报

今年来,我村的远教工作紧紧着“双创双争”、“百千万工程”开展。在党员干部培训方面,我们通过集中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先进人物事迹等等来促进党员学习;例如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

在服务群众方面,我们积极未种养殖大户及有发展意向的群众带去农业科技知识,为村民送医疗卫生手册等,到目前为止,我们正在培养的学习标兵有3人,他们是盘书华,从事种养桂花和猪,规模有十亩桂花种植,猪有20头。甘明艳养鸭,规模达到300只,肥猪10头,母猪四头。徐佑红养羊,规模达到150只。对周边的群众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对他们从事种养殖的群众有了很大的启发,并且带他们实地相互就交流,对种养殖有更深的了解。

坝上村远教

2011-12-5

第三篇:远教工作汇报蓟家巷村远教工作情况汇报

蓟家巷村的远教工作在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区远教办的具体指导下,严格按照各级组织部门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建、管、学、用”的工作方针,与农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相结合,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远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以落实责任制为抓手,为远程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为做好远程教育领导工作,我村立足实际,认真落实远程教育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配强、配齐了管理员队伍,确定专职管理员,具体负责本村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和使用。同时,我们将村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履职情况与年底奖惩相挂钩,激发人人抓好远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将责任制落在实处,为我村扎实开展远程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二、加强队伍建设,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抓手,为远程教育的作用发挥提供人员保障

远程教育工作重在“管”。我村除确定专人管理外,要求村干部每一个人都要学,做到会用。这样做的好处,避免了因一人有事而不能播放的现象发生,努力达到村民随时来都有村干部为他们服务的效果。同时我村针对管理员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主动安排村远教管理员参加操作技能培训,学习远程教育软件操作、管理维护等知识,切实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提供人员保障。

三、加强站点建设,以日常管理工作为抓手,为远程教育发挥最大效用提供载体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加强技术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建成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精通、责任心强、计算机理论水平高、掌握一定信息技包括专职干管理人员队伍、终端播放人员队伍、教学资源开发队伍、教学辅导队伍、服务维修队伍的骨干队伍,管好、用好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积极吸收年富力强的党员干部、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村官大学生和乡镇选调生进入管理员队伍。拟在11月下旬,采取集中培训、个别指导,以及到上级组织部门跟班学习等方式对技术人员队伍进行系统培训。

四、落实措施,强化管理理力度。要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和落实现代远程教育相关管理制度,使工作规范有序,有章可循,同时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软硬件建设,确保远程教育工作正常运转。对于远程教育终端播放站10点,可以探索一条“以站养站”的培训模式,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