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

一、前言: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大学生实践的主题:农村养老问题

时间:2015年2月25日至2015年3月5地点:河南省林州市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正文:

(一)摘要。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由于农村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加之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子女纷纷外出,老人与子女分居,一旦家庭“空巢”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不可避免会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并且,有的家庭主要以务农为主,家庭条件没有多大改善,老人们的养老问题更不能达到保障,许多孤寡老人深受疾病的折磨却没钱医治,即使政府给与了这些孤寡老人极大的帮助,但是单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引起社会对这些老人的更多的关注,给与他们更多的关爱。

(二)活动内容。我是通过口头问卷方式,先后对我们还有周围的村子进行了问卷调查。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以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

(三)调查结果。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的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年人均纯收入大多数低于农村人平收入,有的子女每年只给父母一些口粮,逢年过节送一点钱物。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子女寄钱回家标准低且缺乏持续性。有些村外出打工的子女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钱寄回家,而且留在农村的孙子上学及生活等费用还要靠老人来支付。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差,许多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普遍比较艰苦。

(四)理性思考。首先,其实无论老人有无儿女,养老难的原因是一样的——农村人口素质低。没文化使得媳妇女婿们不懂得爱屋及乌,没有爱心,也使得村民们毫无同情心,我们的礼仪之邦礼仪何在。没有文化使得人们不知亲情的可贵,不知友情、乡情的重要,使得人们不知什么是同情。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资的供应,还需要儿女的理解、关爱,以及心与心的交流。无知让老人们的这点需要成为奢求,不可得;无知也让乡亲们变成了吝啬鬼,舍不得掏出均摊在自己头上的几十块钱„„硬是变成了鲁迅笔下麻木不仁的人了。人口素质低下已是农民养老难的根本原因。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班级:12级艺术设计七班

姓名:李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