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电专业化管理思考
县供电企业是电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战场,而基层供电所又是县供电企业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的深入实施,作为农电服务一线窗口的供电所,其管理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大环境下,多数县供电企业都实行了供电所专业化管理。但是其专业化管理水平往往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真正有内涵地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县供电企业不断开拓、创新、发展。
一、目前供电所专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供电所岗位设置不切合实际,造成权责不明、责任落实不到位
多数县供电企业为了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在专业化的深度方面,都尽力将各个专业之间剥离干净,细分了每个专业化岗位。但由于专业化分工过细,造成供电所的岗位设置远远多于实际供电所员工人数。使得在供电所中一人多岗多职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要实现一岗一专责的设置,需要补充大量供电所人员,这势必会造成供电所机构臃肿,人员冗余,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
2、供电所之间存在差异、缺乏交流,造成专业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由于供电所与供电所之间在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别是人员的素质和思想观念、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造成了供电所之间专业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加之部分供电所只注重和本所的过去进行纵向比较,忽略了供电所之间的交流和横向比较,使得参差不齐这一现象更为显著。严重地制约了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深入开展。
3、供电所布局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经营成本的增加
供电所布局不合理,使得供电所设置过多,在实行专业化管理时,会造成小而全的现象。这样势必会使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同时还增加了经营管理的成本。为避免小而全的存在,实施农电专业化管理的供电所应具备一定的规模。此外,多数县级供电企业的供电所布局都是采用与乡镇设置相对应的模式,使得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大幅增加。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合理布局供电所,有效降低供电所专业化管理成本
打破供电所布局与乡镇设置相对应的模式。根据各县供电企业进行专业化改革的实际,通过合理的布局供电所,最大限度地减少供电所布点。使得供电所的规模扩大化,人力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农电专业归口管理。此外,合理布局供电所还可以减少供电所管理费用,降低房租、通讯、交通、物资占用等费用。同时,打破与乡镇对应的模式还可以摆脱个别乡镇政府的不必要纠缠,有效地避免了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的出现。
供电所专业化管理任重道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县供电企业面对专业化管理的发展形式,应当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因地制宜的开展供电所专业化管理。通过积极探索,寻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专业化管理道路,促进农电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