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验材料
近年来,**市**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关要求,通过“三聚三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聚焦产业融合,建强引擎促提速。按照培育点、连好线、拓展面、全覆盖的方式,持续深化“六共”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聚力壮大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一是集体经济与主导产业“双融合”。围绕全县“一主两辅”农业产业布局,大力推进黄牛、红薯、茶叶3个重点产业发展,同时延伸发展黄牛交易地、牛干巴、红薯酒、红薯零食、生态茶等项目,以点带面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黄牛、红薯、茶叶”品牌。结合地域优势,同步发展优质蔬果菌、花椒、中药材、烤烟等产业,推动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场地租赁、组织化劳务输出等方式,实现富集体、富群众目标。二是集体经济和与闲置资源“双融合”。针对农村耕地撂荒、山地利用率低、农耕服务滞后等问题,印发《**县农村闲置资源资产盘活利用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探索和破解制约农村闲置宅基地、撂荒土地、山林等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利用的现实问题,建立闲置资源盘活利用的长效机制,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拓宽群众稳定收入渠道。三是集体经济与典型带动“双融合”。选择产业发展基础好、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强的村作为“六共”机制示范点进行培育,统筹组织、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做好指导、资源整合和督促检查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稳步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对“六共”机制示范点进行规范化打造。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六共”机制示范点68个,其中8个示范点作为首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样本点,已经过乡级初评和县级验收。
三、聚焦资源整合,健全机制促提效。聚焦农村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优化要素保障,聚力完善乡村振兴制度基础。一是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充分发挥党建联建机制作用,大力整合各级各类资源,积极搭建投资洽谈、技术服务、交流合作、产品推介等平台,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的扶持,积极主动帮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做好产销对接。二是健全驻村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划转”要求,按照“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农业部门帮产业村、科技部门帮专业村”原则,精心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887名,实现293个“五类村”全覆盖。每季度分析研判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作用发挥情况,定期开展优秀年轻干部政治素质调研,2022年来选拔任用一线干部57人,进一步树牢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的选人用人鲜明导向。三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在清产核资工作基础上,因地制宜,最大程度整合资源,注重引入外来资金和资源,探索出一套适合各村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群众人人能入股、户户有股份,改变群众对集体资产不闻不问的观念,积极主动参与产业发展,共担发展风险,共享集体收益,激发内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