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观《第一干部》有感5篇

【篇一】

父亲又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别看他在家里或与农民们聊天时,有说不完的话,但在正规场合,他往往会因为紧张而讷言,父亲以前连续七年被评为市级的优秀党员,支部连续六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党支部,他自我也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也成了人大代表。所以采访的次数也较多,但是遗憾的是,当我们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他的形象时,却往往较为失望,许是采访时的紧张之故,父亲的镜头也往往只是一个画面,而没有声音。这便是我对父亲的局部印象,我明白我的笔用于写父亲时,尤其是苍白而没有色彩的。也许是近之故,也许父亲在我的眼中,以前是离我那么远之故。因为他真的不曾给予我们姐妹一些什么学业上、生活上的关爱。抑或年幼的我们不曾体会而已。但是我一向觉得父亲的形象是高大的,他的高大体此刻他用行动实现了他的事业,他用无声的语言来深深的影响着被忽略的心。当看到别的父亲买超多的玩具,并且时时能陪自我的孩子时,有过羡慕,但是父亲的潜移默化,教会了我们如何认真、执著的对待工作。印象中父亲没有送给我们什么礼物过,其实这便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当熟识我的人一致评价我为:做事认真、执著时。我明白我不仅仅流着父亲身上的血,也践行着父亲以前的行动。虽然服务的对象不一样,但我也不自觉中把

自我的这份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把实现自身的价值作为自我前进的动力。

看着英年早逝的沈浩书记,痛心疾首;看着已退休的父亲,心怀愧意。做惯了事的父亲,一旦退下来,曾颓唐多年,作为子女为不能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而愧疚万分。因为工作的忙碌,虽然近在咫尺却也没有与他多作交流,为自我没有走进他的内心而自责。《第一书记》在结束前,沈浩书记女儿汪汪的一番话,激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作为一个有事业心、有强烈职责感的人的孩子,其实他们必将会失去更多的父爱、母爱,但是他们却用行动教会了子女如何对待自我的事业,对待自我的人生。这便是如沈浩书记一样的人教会我们的。

【篇二】

沈浩,这个名字我在县委党校培训的时候听说的,并且在县委组织部组织下我们到了小岗村进行参观学习,对沈浩同志的事迹了解颇深。今天在乡组织委员唐咏梅的带领下,我们大学生村官、挂职书记及各村书记一起到长丰一中观看了影片——第一书记。

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屏幕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影片《第一书记》的原型是小岗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沈浩,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2月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6年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总是被沈书记简单而不平凡的一生所深深的打动。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看《第一书记》,我深深的明白,要当一个人民群众信服的好干部,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用心做事,沈浩书记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崇高责任感和专注于目标心无旁骛的定力,使他能够用心地去践行自己的承诺。用心去做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很强的定力。用心做事先要用心选择,人生的道路本来就不平坦,自古人生多歧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本来就很难,选择后能够坚定地走下去就更难。能够用心地去把自己的选择做到极致、做到一流就更难。沈浩在省财政厅机关工作了十八年,在面临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乡到坚苦的农村工作这一选择时,他也有过思想斗争,但当他看到”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给世界一个惊喜”的广告牌和“红手印”时,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对沈浩而言”小岗给沈浩一个机会,沈浩给小岗一个惊喜”就是他的选择。决定去小岗村任职后,他用高度的责任感承担起了自己的选择。

二是要敢为人先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敢闯敢试、勇于担当。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新情况,敢于解决新问题,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在更新观念中理清发展思路、激活发展动力。把发展所需与群众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要学习沈浩舍小家顾大家的胸怀。没有博爱的情怀,就不可能在小岗呆上一届,又一届。他割舍了老母和妻女的爱,他割舍了他升职的台阶,他割舍了安逸的生活,他最后将自己定格在小岗村了。

沈浩同志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地去感悟,去学习,我坚信,沈浩同志的事迹可以照亮我们不断为人民服务之路。从目前来说,对于我们大学生村官而言,学习沈浩同志,就是要用沈浩的精神,去做好我们的农村事业,用我们的热心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老百姓多做事,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我们的岗位虽小,并不能像沈浩同志那样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修路建厂,但责任重大,因此,看完《第一书记》之后,我更加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篇三】

6年来,他统一了全村人的思想意志,改变了他们的发展理念,他带领村民修路、建房、办校、创业。他带领全村村民脱贫致富。

6年来,他始终与全村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他做了无数不显眼的小事,给老奶奶买拐杖坏;给智障村民天寒披衣;给五保户掏钱住院;连夜冒雨帮村民搬迁危房等等。凡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无论大小,只要群众有反映,他都会装心中。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其次,要心系群众,为民服务。在《第一书记》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各位第一书记蹲下身去、弯下腰去、沉下心去,一心一意为贫困村谋发展、为贫困户谋出路的身影。每一位书记都心系群众,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绝不忽悠了事、推脱卸责,绝不拈轻怕重、不干实事。如办夜校、发展特色旅游、多方式解决旧俗问题、挖掘传统文化发展等,通过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实事和一项项民心致富工程,拉近了第一书记与村民之间的情感,增强了贫困户脱贫摘帽的自信心,也切实推进了整个村扶贫进程。唯有心系群众、为民服务,主动出方案谋计策求发展,才能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更好的决策部署、更好的贯彻执行力,稳步推进扶贫工作进程。

最后,要敢于作为,勇于奉献。讲奉献、讲作为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要求对党安排的工作不讲价钱、不挑肥瘦、不计名利、无怨无悔完成好、实施好,在奉献中作为,在作为中奉献。《第一书记》中,各位书记主动从大局出发讲奉献,具体细节处讲担当,主动想工作、做工作,为推动贫困村脱贫摘帽进程不怕吃苦劳累,同时敢于触及矛盾,敢于直面问题,不打折扣地完成了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在实践中推进,只有讲担当讲奉献,敢啃”硬骨头”、敢捅”马蜂窝”、敢于”拼刺刀”,才能解决好具体问题,落实好具体措施,稳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

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身,增强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严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讲担当讲奉献,将各项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落实到位,真正惠及贫困群众,甘做一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担当奉献”的扶贫”基石”.